跳到主要內容

你一定不知道什麼是有溫度的演講?給自己一個機會吧!讓溫度觸摸你的心,就像是人生經驗 聽到飽!

一場有溫度的演講。

護理師每天的工作都是直接面對人的生,老,病,死,需要隨時能保持足夠的能量及溫暖的笑臉,真的不是一般常人所能及的。在壓力的調適方面除了能有適當的支持系統之外,隨時能心意更新而變化,就顯得更為重要了。一個照顧人有溫度的工作,聽一場有溫度的演講,更多的是內心對話的渴望及一股再出發的力量。
今天![人生40%就可以衝了],細想護理生涯有了幾成呢?這是場一層一層抖落覆蓋在心上塵埃,赤裸面對自己的能或不能。


「你知道最近有一本新書名字叫做“人生40%就可以衝了”嗎?今天作者憲哥要來演講喔」
「沒有耶!上班每天都好累!下班就想睡覺了
「你一定要去聽啦!很有溫度且保證一定會開心
行動力的先行者不是以人人都熟悉的激勵大師來串聯介紹,而是個行動力的先行者,一個時尚又令人印象深刻的新名詞,成功地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貼切的形容及有表情的字眼。護理師化身於現場中,靜靜聆聽著,全然注視者,期待著讓溫度觸摸著內心

演講舖陳流暢 肢體詮釋完美

演講過程引發和聽眾許多共鳴之處,就像是分享人生中三個失敗的經驗,這就是最能感動人的地方,每個人生命歷程中不斷追求也羨慕別人的成就,往往只看見的成功者舞台前的掌聲及亮麗,卻鮮少有人試圖了解如何能站在台前,背後那股推動的因素又是什麼。成就人的就是那段失敗或不為人知的辛酸。

分享三段失敗的經驗,每一張的簡報都有著故事的描述,毅然放棄高薪,面臨家親近家人的死別,主管的離職等,對人生高峰階段的反思及衝擊。40歲想出書的夢想未能如願。分享時配搭了有趣的肢體,對於自己在高峰如何再創造另一個高峰及新領域學習,演講氣氛偶有些感傷卻不顯得悲傷無奈,是一種有治癒的能力對未來充滿希望。

有著溫度的挫折失敗經歷就像是生命的養份,幫助聽眾思想著過去失敗不再難過,而應該有勇氣繼續向前

生命的印記 職業中的勳章

人生命歷程中都有些值得述說的印記,也可以是頒給自己的勳章,肯定及幫助人。
講師生涯歷程期間的艱辛道盡了那些珍惜及不勘的回首,期間聽到在大陸受傷過程,可能護理師的職業使然,覺得必須負傷上戰場,在護理師眼中太不應該了啦!我們肯定會限制活動及入出境吧。畫面上出現一張航空站小卡片標示者殘障人士,保存這麼久可以理解這張對於講師來說就是榮譽勳章一樣的珍貴。在工作上盡心盡力的扮演好角色。


細想人生職業工作中有多少值得我們紀念存心。護理師的工作經驗裡,記得很多年前,急診病人較多時,值班的我到了急診看見一位父親手中懷抱著寶寶在急診角落坐著,就近探望時看見孩子臉色發黑。沒呼吸的躺在父親的懷裡。



某天,送病患留一口氣回鄉下善終,會暈車的我竟然當起特別護理師送病人回家,一路上擠壓著面罩呼吸,讓病人留有一口氣,路途的顛簸加上身體的搖晃,作嘔反應擋不住了,就這樣溢出來了在嘴裡,這對我來說真的是很大的煎熬,但我必須忍住,臉上沒有作難的表情。

不斷地追求挑戰自己 不要往人多的地方去

人生中如果只有插旗就沒有了,真的就沒甚麼可以留下來,而是要不斷地挑戰及面對。
去做沒把握的事才是瞧得起自己相對風險值也高。」這就是演講中也直接又坦誠的勉勵,試圖將每個人內在的勇者的形象激發出來,Just run! otherwise you must to be face to face! 也是很經典語錄,提供抉擇的項次讓自己做主。

分享著一路從業務、講師、出版社出書、媒體廣播等、這路徑就是一位先行者落實行動力的展現,知道自己的專業能力,明白自己的極限,更懂得自己的藍海在哪裡。善用每個敏銳的觀察及嗅覺,拓展視野及成就更多有意義的事情。把握做事不懷有目的,就能達到目的。沒有關係,就有關係。其中關鍵就是誠信待人,全宇宙都會幫著的。

人多的地方將會耗竭我們很多時間,把握每一個可以努力的機會及時間,一分一秒累積下來就會比別人多更多練習。上帝給每個人都是二十四小時,不多也不少,全看自己如何善用。
我的領悟及感受,對於護理師來說能跨界學習是一個挑戰,學習拍片、編劇及寫作。職人的影劇不乏醫師、軍、警、禮儀師等。期待著能用電子或文字媒體平台來讓更多人認識護理師的各項點滴。唯有如此,護理才能從過去超越現在及未來,期待的這條路自己能堅持。

隨時能有揮棒才可以機會得分

最愛的棒球成為演講裡很重要的引述要不斷的打擊揮棒壘上要有跑者,才能有機會不斷得分,一場棒球不論是攻與守,都能吸引觀眾的目光。即使是揮棒偶會落空。但揮棒久了你會更了解戰場上對手的能力及強度。就像是護理工作一樣,讓自己能在護理專業上針對每一次的機會,都能揮棒出擊,實戰經驗提升了,得分機會也會隨之增加。
這一場人生40%就可以衝了!具有溫度及影響力,對我來說,更多的是更認識自己具備多少,是一場內在對話的過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這演講精隨是啟發所思所想,成就自己的勇於改變的能量。更重要的是要知道自己要甚麼。

一場有溫度的演講就是,暖人心扉、振奮勵誌、使之陶醉的。演講中字字溫度話語悉數在耳畔回響,兩小時也將人生的經驗聽到飽。你準備衝了嗎?!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護理師。為自己寫下焦點紀錄!

護理師的工作常規中少不了的重要關鍵事情 , 就是當班照護過程的紀錄 ,書寫或電腦輸入 ,以作為護病照護過程的依據 。 護理記錄方式從早期的書寫以敘事描述方法( Narrative description) 記錄病人當天的發生的事件及行為 ,進展到引用以問題為導向架構的S OAPIE , Focus 則是以病人產生的焦點問題 Focus  方式 , 簡單來說就是透過模組的方式 , 將病人資料分項載明清楚 ,護理師們之間也有共同的語言進行暸解及關心照護的情形 。 焦點紀錄 分項清楚 (一) 定義:以病人目前最重要的問題作重點摘要成為焦點,然後把發生的狀況、病情、 症狀或發生的事件加以說明、護理人員所執行的護理活動,和病人接受護理後 (二)焦點記錄法是以 D.A.R.T 四個項目來寫護理記錄 。 護理活動(action)、反應(response)及護理指導(teaching)等項目來記錄。   Focus焦點紀錄 包含四個要點 : Data , Action , R esponse , Teaching 。 Data:相關資料的評估 ,包含了主客觀的觀察 Action :針對所收集到的資料進行護理活動的設計 R esponse :接受了護理活動的反應結果資料 Teaching :提供相關的護理指導內容 Teaching :提供相關的護理指導內容 以臨床照護實際舉例來說明焦點紀錄的寫法 :焦點問題是病人有發燒的情形 D : 量測病人今天早上08:30的體溫是38.9 度 ,神情顯得疲倦    A : 給予病人多喝水約為1000cc , 並依醫囑給予解熱鎮痛劑(Tinten 1# 500mg)口服 ,減少病人的被蓋情形並調節病房內的室溫 ,持續監測病人體溫變化 。 R :10:00再度測量病人的體溫變化 ,體溫已有降低至 37.2 度 。 T :1.持續教導病人多喝水排出多餘的汗水 。2.更換乾淨的衣物減少再度發燒 。 3.繼 續觀患者 BT 情況   。4.視情況提供冰枕使用 。 透過焦點問題的紀錄方式 ,能清楚掌握病人現存的問題進而依循提供的護理照護活動給予追蹤 。護理師每天都在寫也都在評估 ,對於這架構一點不陌生 ,如果用在自己的生活或者工作經驗中 ,也會使自己跟護理的連結更深 。 自己焦點 從容面對

病床上的天花板,你看見什麼?

住進了醫院,病人就躺在一張病床上,接受治療照護處置,有些病程輕微者,病床是個休息的短暫之處,有些則必須躺臥病床嘗試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在病床上的她總是喃喃的說著: 「我還有多久才能出院,在醫院躺著、躺著、躺著,躺著、甚麼事情都不能做。」有氣無力的哀怨語調,道盡牢籠裡的心,極度掙脫也抽離了靈魂。 羽薇每天照護著許多病人,聽過無數次的需求,有哀求、有強求,病痛的呻吟,康復裡的打氣聲,對護理師來說這些總是工作的部分,而專注於付出照護,不敢掉以輕心的維護應有的謹慎。面對病人家屬總是絮絮叨叨的。護理師忙碌程度沒有親上第一線,是無法切身觸心,對於瑋珊總是訴說著病床上的天花板,沒有閒暇顧及只能盡力去同理,做到如此,已經是護理師時間處理的極限了。今天,羽薇起了心念,也想一窺探天花板上的無形,就這樣,依偎躺在病床上瑋珊的身旁,陪著一起抬頭看著病床上的天花板,好像是看著星星閃爍一樣,期待能看見甚麼,有點像是自我催眠一樣,旁人不瞭解可能帶有疑念的端視著。 久病臥床上的瑋珊,日復一日又一日,抬頭凝視著病床上唯一的天花板,看見了絕望、看見 了限制、看見了希望。 看見了絕望 「你看見了嗎?天花板上那邊有點髒髒的,好像有在重新整理喔,油漆抹上一切又是新的。」 「我不管怎麼努力,好像只能屈服現實。在這裡等著死神來找我」 「你們應該都沒有人像我一樣,有這麼多時間凝視著。我都還知道空調箱每次風速」 「每天對著我看的是就是這一面天花板。我跟它最熟了」臉上流露出淡淡哀愁,強顏歡笑的講著,就怕嚇著羽薇。 身旁的家屬面對這樣的景況,有早已經不知道該如何應付,不真實但有著病榻上瑋珊需要的一種溫情。讓絕望氛圍暫且得到解救一樣,如此,心境卻也讓羽薇心沉了一下。 看見了限制 腦裡浮現出病人身軀受限於躺在一張病床上,每天醒來看見的是天花板,天花板上好像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祕密,窺伺卻變得輕而易舉了,不用透過他人,而親身經歷會是明白。天花板上回應了病床上的許多限制,瑋珊痛惻心扉地接受了這種行動的限制。卻無法囚禁意念,一種求生,一種逃脫限制的動力。 看見了希望 從沒有想過病床上的天花板帶給久病臥床的病人,看似絕望但卻藏著一些可以回憶的空間,就像是瑋珊一樣,每天注視這冷冰冰的硬體,天花板卻也能成為傾訴空間,盯著它,卻也能產生許多的共鳴,談起話來沒有負擔,不用擔心

日常、非常、失常、無常。

一場公益為東部偏遠護理師們的演唱會 , 資深音樂創作人李宗盛大哥形容 : 「護理人員的日常,是為了人的非常、失常與無常。」簡單又平凡不矯情的言語 。   護理交響曲 日常 一天護理師日常的工作 , 隨著牆上時鐘分秒針地移轉 , 護理師各個敏捷地完成交接事前各項內容 ,一起聆聽著交接班『細數著某某床病人如何又如何........某床的病人昨天檢查結果...... 」 ,傳送人員:『1530-2要接去開刀房 」 ,清潔阿姨: 「 哪一床病人出院要 擦床的』張醫師 :『我的病人早上用藥處理了嗎? 」「 阿長!阿長!我需要幫忙 。 」 病人呼叫鈴響了“咚咚咚”『羅恩!幫忙聽一下吧 。 」 這些對話在護理站 ,你一言我一語的 ,我置身於其中,彼此心裡 明白誰和誰的對話了 。三班的護理站就像是這樣 ,有如 序曲一般 。 長廊上小星護理師戰兢地處理著核對藥物並走進病室裡 「 婆婆!這是你早上的藥 ,我們來吃藥 了!慢慢來 。」「 奶奶動作緩慢地挺直了身軀 , 從床上移下雙腳 」 專注的神情眼神的交會 ,如同間奏曲為日常增添了感動 。用手心的溫度握著老奶 奶的手,深怕一鬆手就讓奶奶站不穩而發生跌倒的傷害 。一床一床的病人需要護理師的探視,小星忙碌在 繁瑣的常規照護技術以及與病人的互動過程。 醫院病房裡 不論是白天或黑夜 , 總是能看見護理師的身影穿梭著,處理著大大小小的事情 。 清理排泄物也是常事之一 , 即便病人有 惡臭 傷口也一樣, 24小時持續擔負著實際照顧病人。 以Plantree所提及的Person-Centered Care 給予關心、營養、藥物,及支持病人的身心靈安穩與康復 。 病人狂想曲 非常 護理師 , 請你聽我說 : 「 我餓了 , 無力進食!你將飲食置不小心的放在床旁桌上 , 我怎麼伸手都拿取不到 , 你們以為我不吃 , 非床關心地討論著如何增加我的營養需求 。」 「 我的疾病有點棘手 , 讓你們傷透腦筋了 ,而 我卻急只需要你的關心及觸摸 。」、 「 我 希望能靜心專注我的病情上五分鐘 , 只要一次 , 把全心放在我的身上 與我短暫交會 , 細究我的靈魂與肉體 , 探觸到我的病。每個人病的方式都不一樣。 」 病人內心蘊含著對於護理師關愛的渴求 ,因著身體軟弱更顯得需要非常重要 。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