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搶救心跳。期待你宏亮的哭聲!

取自「把寶寶復活」影片

生命臍帶相連

最近臉書分享著一則影片「把寶寶復活」寫實讓人感動且激動萬分慶幸的是孩子存活了。在醫院產房裡,每個新生命的到來,除了醫師外護理師阿姨是第一個和孩子們肌膚接觸且懷抱在臂彎裡呵護著

那一天在產房裡的情景依稀鮮明

「媽媽!加油!加油!快了!快了!寶寶的頭快出來了!」李醫師一旁不斷地為媽媽打氣護理師語彤、小媛分別在媽媽的左右兩側,用盡了全身的力氣配合著護理師的節奏1、2、3...1、2、3用力。雙手緊緊握著兩側產檯的支點,肌肉線條不自主顫動著,臉上及頸部肌肉夾雜著些汗水。每一次的用力就像是用生命在跟孩子說,寶寶加油、媽媽在這裡!

一道產房電動鐵門,在產房內此起彼落的加油聲、尖叫聲以及產房外腳步來回踱步聲,心裡都有一份默契沒有不歡欣期待著,那傳來嬰兒的第一個哭聲心卻也夾雜著些許不安的情緒。


孩子在產道裡的時間裡經由不斷推擠向外,頭已露出時對大家鼓舞起了很大的作用,就在這一刻,小生命順利從李醫師手中接了下來,有點微弱的氣息且四肢無力沒了一般人期待那宏亮的哭聲語彤急促聲調中帶點抖音「張醫師,快........」阿普伽新生兒評分方式(Apgar Score)3分「333........請求新生兒專科團隊協助

廣播器播放著,醫院裡的人都曉得這數字代表的意思此時,急救專業小組從醫院的不同角落奔向著同一個地方「嬰兒室」

醫護人員奮力跟死神拉,全力搶救不願鬆手,語彤護理師拿著吸引球口鼻刺激並抽吸黏液加油!小寶貝。雙手拇指按壓著小小身軀胸部喊著「123456...........」節奏快分明、每次按壓就是希望快快恢復心跳呼吸面罩提供氧氣使用,幫助能正常呼吸空氣裡瀰漫著一觸即發的凝重氣氛,此時護理師每一個呼吸氣息都分外清楚

節錄於把寶寶復活照片

產房裡媽媽用臍帶牽繫及滋養孩子的生命,斷臍是讓孩子獨立生存的開始,卻斷不了媽媽對孩子的生命的連結。嬰兒室裡的寶貝「加油!小寶貝....加油!小寶貝」

 

新生兒心肺甦醒術六個要素處理

依據台灣新生兒科醫學會提到生產後一小時內的新生兒約有10%會有需要協助才能夠有足夠的氧療的呼吸情形約有1%會發生需要急救情形,就是心跳次數現象Airway、Breath、Circulation、Dry、Environment、Family把握六個原則提供適切的處置

 

搶救新生命的心跳,不放棄的醫療團隊,每個專業人員熟練又訓練有素的照護處置,奮戰努力不懈不願放棄也要到堅持到最後一刻,不忍失去了一個新生命及看見母親那份傷痛紅潤的小臉龐混著些胎脂小小手掌緊握揮動著,耳邊傳來哭聲,哇哇哇...哇...有些費力但努力者。張醫師說著「YES!YES!YES!」堅定的鼓舞在場所有的人語彤護理師淚不自主的流下,恩!孩子回來了回來了!這是真的隔著一道門的產房裡,媽媽聽見了

醫療照護環境中護理師扮演著不同科別的專業角色,在產房裡每天迎接無數個新生命的到來,有歡欣、有悲傷、有無奈、有不知所措雖然不是每次都能喚回心跳。但是我們會盡全力對護理師而言,孩子哭聲就像是宣示「我來了」。「歡迎你來!小寶貝。」


  1.  Apgar, Virginia. A proposal for a new method of evaluation of the newborn infant. Curr. Res. Anesth. Analg. 1953, 32 (4): 260–267. PMID 13083014.
  2. 移至 ^ Finster M; Wood M. The Apgar score has survived the test of time. Anesthesiology. April 2005, 102 (4): 855–857. doi:10.1097/00000542-200504000-00022PMID 15791116.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護理師。為自己寫下焦點紀錄!

護理師的工作常規中少不了的重要關鍵事情 , 就是當班照護過程的紀錄 ,書寫或電腦輸入 ,以作為護病照護過程的依據 。 護理記錄方式從早期的書寫以敘事描述方法( Narrative description) 記錄病人當天的發生的事件及行為 ,進展到引用以問題為導向架構的S OAPIE , Focus 則是以病人產生的焦點問題 Focus  方式 , 簡單來說就是透過模組的方式 , 將病人資料分項載明清楚 ,護理師們之間也有共同的語言進行暸解及關心照護的情形 。 焦點紀錄 分項清楚 (一) 定義:以病人目前最重要的問題作重點摘要成為焦點,然後把發生的狀況、病情、 症狀或發生的事件加以說明、護理人員所執行的護理活動,和病人接受護理後 (二)焦點記錄法是以 D.A.R.T 四個項目來寫護理記錄 。 護理活動(action)、反應(response)及護理指導(teaching)等項目來記錄。   Focus焦點紀錄 包含四個要點 : Data , Action , R esponse , Teaching 。 Data:相關資料的評估 ,包含了主客觀的觀察 Action :針對所收集到的資料進行護理活動的設計 R esponse :接受了護理活動的反應結果資料 Teaching :提供相關的護理指導內容 Teaching :提供相關的護理指導內容 以臨床照護實際舉例來說明焦點紀錄的寫法 :焦點問題是病人有發燒的情形 D : 量測病人今天早上08:30的體溫是38.9 度 ,神情顯得疲倦    A : 給予病人多喝水約為1000cc , 並依醫囑給予解熱鎮痛劑(Tinten 1# 500mg)口服 ,減少病人的被蓋情形並調節病房內的室溫 ,持續監測病人體溫變化 。 R :10:00再度測量病人的體溫變化 ,體溫已有降低至 37.2 度 。 T :1.持續教導病人多喝水排出多餘的汗水 。2.更換乾淨的衣物減少再度發燒 。 3.繼 續觀患者 BT 情況   。4.視情況提供冰枕使用 。 透過焦點問題的紀錄方式 ,能清楚掌握病人現存的問題進而依循提供的護理照護活動給予追蹤 。護理師每天都在寫也都在評估 ,對於這架構一點不陌生 ,如果用在自己的生活或者工作經驗中 ,也會使自己跟...

病床上的天花板,你看見什麼?

住進了醫院,病人就躺在一張病床上,接受治療照護處置,有些病程輕微者,病床是個休息的短暫之處,有些則必須躺臥病床嘗試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在病床上的她總是喃喃的說著: 「我還有多久才能出院,在醫院躺著、躺著、躺著,躺著、甚麼事情都不能做。」有氣無力的哀怨語調,道盡牢籠裡的心,極度掙脫也抽離了靈魂。 羽薇每天照護著許多病人,聽過無數次的需求,有哀求、有強求,病痛的呻吟,康復裡的打氣聲,對護理師來說這些總是工作的部分,而專注於付出照護,不敢掉以輕心的維護應有的謹慎。面對病人家屬總是絮絮叨叨的。護理師忙碌程度沒有親上第一線,是無法切身觸心,對於瑋珊總是訴說著病床上的天花板,沒有閒暇顧及只能盡力去同理,做到如此,已經是護理師時間處理的極限了。今天,羽薇起了心念,也想一窺探天花板上的無形,就這樣,依偎躺在病床上瑋珊的身旁,陪著一起抬頭看著病床上的天花板,好像是看著星星閃爍一樣,期待能看見甚麼,有點像是自我催眠一樣,旁人不瞭解可能帶有疑念的端視著。 久病臥床上的瑋珊,日復一日又一日,抬頭凝視著病床上唯一的天花板,看見了絕望、看見 了限制、看見了希望。 看見了絕望 「你看見了嗎?天花板上那邊有點髒髒的,好像有在重新整理喔,油漆抹上一切又是新的。」 「我不管怎麼努力,好像只能屈服現實。在這裡等著死神來找我」 「你們應該都沒有人像我一樣,有這麼多時間凝視著。我都還知道空調箱每次風速」 「每天對著我看的是就是這一面天花板。我跟它最熟了」臉上流露出淡淡哀愁,強顏歡笑的講著,就怕嚇著羽薇。 身旁的家屬面對這樣的景況,有早已經不知道該如何應付,不真實但有著病榻上瑋珊需要的一種溫情。讓絕望氛圍暫且得到解救一樣,如此,心境卻也讓羽薇心沉了一下。 看見了限制 腦裡浮現出病人身軀受限於躺在一張病床上,每天醒來看見的是天花板,天花板上好像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祕密,窺伺卻變得輕而易舉了,不用透過他人,而親身經歷會是明白。天花板上回應了病床上的許多限制,瑋珊痛惻心扉地接受了這種行動的限制。卻無法囚禁意念,一種求生,一種逃脫限制的動力。 看見了希望 從沒有想過病床上的天花板帶給久病臥床的病人,看似絕望但卻藏著一些可以回憶的空間,就像是瑋珊一樣,每天注視這冷冰冰的硬體,天花板卻也能成為傾訴空間,盯著它,卻也能產生許多的共鳴,談起話來沒有負擔,不用擔心...

醫院裡護理師要扮演著不斷地觀察病人,搜集情資就像是偵查

編劇作家總能在描繪一個角色時 ,透過不自覺得小動作 語調音頻高低、穿著細節,來推敲人背後的個性含意,藉以作為角色的性格基礎,好讓主角更具人味更具有其顯特色鮮明;藝術家對於畫作 ,也能從環境中領會的光影發覺 獨特「美」的變化, 匯集色彩成為畫部精彩亮點 。善於 學會「觀察力」,即在工作中不斷地實際演練執行  ,期待能具備 「好的觀察力關鍵3P」的能力 。 戲劇表演訓練觀察力 參加陳駿霖導演表演訓練班 ,課程中應用多元方式引導進入劇本角色 ,一個好的演員能將劇本定位的角色賦予生命力 及傳神地描繪出角色故事 , 透過遊戲、演戲、欣賞影片等 ,都圍繞著一個重要的核心就是觀察力 。課程裡再一次對觀察力有更深的體認及實踐 。 這一天 , 兩兩一組應用數字1234567......方式進行 , 導演給了其中一人題目 ,於是我們每一位同學們都卯足了精神全神貫注地聆聽及觀察 ,兩人一 組同學們的互動及對話 ,語調、表情、手勢及腳的動作、坐姿等 ,試圖進入情境 。更深的觀察彼此之間的互動細微 。導演總是在結束後引導分享出所觀察到的現象為何?角色之間的互相觀察又是如何? 一場表演訓練 ,增加對於觀察力實踐的經驗 , 加深了護理師的印象及實戰經驗 ,護理師在醫院裡扮演 著天使般的角色 ,從接觸到每一位病人或家屬 ,在照護期間 若能有好的敏銳觀察力 , 當病人在照護期間出現的反應如 言語或肢體等 , 接收到的訊息透過專業知識的整合能掌握病人的生理改變的徵象 及心理所呈現的呼求信號 。因此 , 能善於將觀察力應用於實務工作 中並勝任 , 護理 師的觀察力的能力就顯得更為重要 。 就先從認識觀察力、瞭解觀察力的特性以及談培養觀察力目標、接續則是談好的觀察力的三個要點 。希望透過說明讓護理師於臨床工作中更加勝任於觀察力的應用 。 1 .認識觀察力 觀察力運用在護理師的工作環境 , 就是能有發現病人健康問題的能力 , 提出問題,擬定合宜的照護措施。 在醫院臨床實務現象來說 , 護理師一天的工作中不斷地在觀察病人變化 , 護理師在與病人住院過程的第一次接觸 ,在收集病人的資料同時 ,就在運用觀 察力從頭至尾將病人觀察一遍 。觀察力 過程就是一種有意識、有目的、有組織的知覺能力的實踐 。 2 .瞭解 觀察力的特性 (1) 觀察的 感受...